2019年1-9月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发布
据证券时报网报道,10月16日,由中国租赁联盟、联合租赁研发中心和天津滨海融资租赁研究院组织编写的《2019年1-9月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》发布。报告显示:进入2019年,中国租赁业的企业数量、注册资金和业务总量只在少数地区略有增加。
企业数量。截至2019年9月底,全国融资租赁企业(不含单一项目公司、分公司、SPV公司和收购的海外公司,也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当地的租赁企业)总数约为12027家,较上年底的11777家增加了250家,增幅为2.1%。其中:
金融租赁。进入2019年,银保监会只批准中车金融租赁在天津挂牌营业,截至9月底,已获准开业的金融租赁企业仍为70家。
内资租赁。截止2018年底,各地商务部部门因转隶工作,内资租赁公司的审批全部停止。到第三季度,天津开始审批新的内资租赁企业,全国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总数增加了2家,共为399家。
外资租赁。进入2019年,只有山东、广东、福建、天津、湖北、浙江等地外资租赁企业有所增加,截至9月底,全国共11604家,较上年底的11311家增加了293家。
注册资金。行业注册资金统一以1:6.9的平均汇率折合成人民币计算,约合33309亿元,较上年底的32762亿元增加547亿元,增长1.7%。其中:
金融租赁,为2292亿元,较上年底的2262亿元增加了30亿元,增长1.3%;
内资租赁,为2134亿元,较上年底的2117亿元增加了17亿元,增长0.8%;
外资租赁,约为28883亿元,较上年底的28383亿元增加了547亿元,增长1.8%。
业务总量。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66800亿元人民币,比2018年底的66500亿元增加约300亿元,增长0.5%。其中:金融租赁约25150亿元,增加150亿元,增长0.6%;内资租赁约20900亿元,增加100亿元,增长0.5%;外商租赁约合20750亿元,增加50亿元,增长0.3%。
中国租赁联盟召集人、联合租赁研发中心主任、经济学家杨海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:进入2019年,由于融资租赁监管体制的调整和移交,相关政策是否调整尚不明朗,新的企业基本停止审批,原有企业大多只收不放,再加上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,企业数量、注册资金和业务总量只有少量增加,整个行业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,预计这种状况还会持续一个时期。在此期间,应特别注意的是:
一、对不良资产的增加要有足够的准备。历史经验证明,凡是经济下行压力大的背景下,金融行业的不良资产就会随之上升,银行业表现得最为明显,租赁业也不会独善其身。上个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,行业整体欠租只3个亿美元,就使几十家租赁企业陷于困境。现在,本来运行比较好的一些企业,由于承租人资金回流出了问题开始欠租,不良资产很快达到警戒线上线。在目前情况下,所有企业,包括规模较大、资产质量一直不错的企业也要对此高度重视。
二、要谨防踏上非法集资的红线。社会筹资,是企业扩充自有资金、增加运营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,一些企业在这方面做得很好,也有个别企业运营不当而涉嫌非法集资。教训一再告诫我们:在社会筹资过程中切记:不能使用私募资金;不要和自然人打交道;不要承诺固定的回报。
三、行业管理部门要正确评估租赁业的发展。中国租赁业的再度复兴已有14个年头,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,业务规模已经接近美国成为世界第二租赁大国,在天津、上海、广州等地,融资租赁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。现在,虽然一些企业经营困难,但行业整体运转正常,没有发生行业性、地区性风险的迹象。因此,期望尽快完成行业管理体制的转换,明确新的监管政策,使行业尽早步入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。
返回